江右时评:为未成年人撑好网络保护伞

近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出台。这是中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重点就规范网络信息内容、保护个人信息、防治网络沉迷等作出规定,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触网”低龄化趋势明显。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10.79亿,未成年网民规模突破1.91亿。如此庞大的基数之下,网络这把“双刃剑”在带来丰富多彩的体验之时,也深刻影响着一批人,特别是青少年。

与成年人相比,未成年人自控力差,对新鲜事物有着好奇,容易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极易受到网络暴力、网络诈骗、网络欺凌、游戏沉迷、不良粉丝文化等侵害,轻则影响学习、身心健康,重则危及生命、毁掉一生。在纷繁复杂的互联网背景下,为未成年人撑起“保护伞”非常重要。

一直以来,对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呼声不断。从2021年6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网络保护专章,明确规定对于未成年人要加强网络保护,免受来自网络不良信息和行为的侵害,到此次《条例》的出台,以法治方式营造安全健康的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群众呼声、群众关切得到积极回应,意味着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将有法可依,标志着中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法治是最有力的保障。从此,未成年人的网络生活将有了坚固的保护伞,无论有多少狂风暴雨,这把“伞”都将为他们撑起一片晴空。《条例》共7章60条,主要明确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原则要求和监督管理体制、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促进、网络信息内容规范、个人信息网络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等制度。全方位筑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防线,确保未成年人上网安全无忧、健康有序。

法治也是最有力的威慑。未成年人受到不良信息和行为的侵害,除了自身成长和家庭教育等因素,还有一些外部因素,比如平台诱导、他人诱惑等等。筑牢网络言行防火墙,给心怀不轨之人警告,《条例》不仅规定了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行为和规范,还规范网络平台服务,压实平台责任,规范网络信息内容,这些规定有助于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少网络安全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让未成年人能够正确合理使用网络,远离网络违法犯罪。

未成年人“触网”已不可避免,更无法避免。撑起保护伞,更要撑好保护伞。网络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需要我们久久为功、步步为营。网络生态多一分美丽,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就多一些保障。以成年人的有益示范引导未成年人的上网行为,以父母自身的言行示范为孩子们成长领路,以有力有效的执行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举全社会之力不断规范、推动、强化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工作,真正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健康向上、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未成年人的“第二家园”将更加美丽、阳光、多彩。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