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更多的技能人才获评“工人教授”

“大国工匠”终于评上正高了,七获省部级科技奖,曾因评职称遇阻受关注。“记者同志,我评上正高了。”得知这个好消息后,一汽集团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技术工人鹿新弟第一时间给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打来电话,开心地告诉记者,近日,他与一汽集团其他4名技能领军人才共同被评为正高级工程师。

一直以来,技能人才虽具有一身的绝招、绝技和绝活,但由于受身份、地域、学历、资历、论文等诸多条件的限制,他们很难获得职称评定的资格。这不仅严重挫伤了技能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创业创新的进取性,而且也不利于整个技能行业的良性发展。

就拿此次被《新华每日电讯》报道的一汽集团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技术工人鹿新弟来说吧!鹿新弟作为一名“大国工匠”,曾七次获得省部级科技奖。按说,一名如此出类拔萃的高技能人才,理应可以轻而易举地获评“工人教授”,但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鹿新弟在评选“工人教授”的路途上可谓“阻碍重重”。新华社“发声”,媒体“介入”,鹿新弟“工人教授”的梦才得到实现。

技能领军人才喜获职称晋升,这无疑是对技能人才评定“职称难”的一种“必要纠偏”。同时,这也体现了“社会进步”。一方面,技能人才也能获评“工人教授”,这是对技能人才劳动价值的一种肯定,有利于破除身份、地域、学历、资历、论文等障碍,更有利于消除职业偏见,使之在“平等的舞台”上施展才能。另一方面,这是用事实告诉大众,各行各业都有杰出的人才,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只要热爱本职工作、勤奋努力干事,都能做出优异的成绩,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是“科研人才”也好,还是“技能人才”也罢,只要能够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做出“非凡成绩”,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获评“工人教授”就应“一视同仁”,而不应有“限制”,甚至是“偏见”,更不应给技能人才获评“工人教授”设置“天花板”。如此,才能使“技能人才”也能像“科研人才”一样享有充分的职业荣誉感、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当然,要使技能人才获评“工人教授”成为一种常态,还需各级人社部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形成完备系统的政策体系,进一步畅通技能人才职称评审和职业发展的通道,从而让更多技能人才从中受益,最终成为“工人教授”。(叶金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