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互联网各大社交平台掀起了“互换特产”热潮,就是异地陌生网友之间口头约定,互寄家乡特色特产,通过此种方式展示家乡美食文化、增进友谊,收获信任和温情。有部分网友在网上分享了成功经验,引发网友争相点赞,然而也有一些网友曝光了互换者突然失联,或者邮寄纸巾、普通零食充当“特产”等被骗经历。
“互换特产”之所以能够流行,本质是网民期望通过特色美食的交流,从中收获的友谊和真诚,同时满足内心探索异地风土人情的好奇心。然而,同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相互邮递特产更多是建立在个人内心道德约束上,交换全靠个人诚信,这种行为本身就不靠谱。在网络的另一端,你并不知道藏着的是一副什么样的面孔;在信任的语境之中,你并不知道隐藏的是一颗什么样的心。“互换特产”,你寄出的是“美食”,收获的可能是“欺骗”;你寄出的是“期望”,收获的可能是“失落”;你寄出的是“真诚”,考验的却是“人性”。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互换特产”是网友的自发行为,并没有互联网中介平台的担保和监管,本身就缺乏安全保障。同时,作为一种新型的存在法律漏洞的“开盲盒”行为,目前法律监管尚不完善,这就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加之参与互换特产的网友相隔千里,大部分交换物品价值在千元以内,
即使报警追回可能性也不大。所以,陌生网友要谨慎参与特产互换,保留一丝“防人之心”,不要“掏心陶肺”,如参与特产互换不要邮寄高价特产或一次性寄出多种特产,可约定相互间少量多次分批交换,这样既不违背“互换特产”初衷,也能有效预防受骗,更能在“有来有回”间增加交流,增进了解,增强感情。
“互换特产”也要学会降低心中期望值,回归“互换”价值核心,在相对公允范围内,不简单以商品价格高低评判互换特产是否对等公平。在寄出或收到互换的特产时,更应该关注的是特产美食背后的历史文化属性。“特产有价,文化无价”,即使一份价格不太高的特产,代表的却是当地悠久厚重的文化传承,在特产互换中,要主动去挖掘美食背后代表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民族文化,不仅仅将美食当成一种味觉享受,更要“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从中观察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互换特产”交换的不是一个个有价格标签的商品,而是美食、友谊和温情,更是背后的历史沉淀和文化传承。
最后,对打着“互换特产”的名义进行欺骗的行为,要从道德上“追缴”,法律上“堵截”,行动上“预防”。“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要学会“留心眼”,学会以一种更安全、合理的形式传递真诚和信任,懂得保护自己,切莫用“真诚”去考验“人性”。(李磊)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