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视频客户端讯 信息收集员、法治宣传员、纠纷调处员、法治协理员……在宜春市铜鼓县人民群众的身边,有1548名“法律明白人”,他们积极参与法治宣传和法治实践,让乡村更善治。
铜鼓县司法局局长鲍峰颖告诉记者:“近年来,铜鼓县探索‘法律明白人’培育重心由‘育’向‘用’转变,他们在乡村治理中的‘免疫细胞’作用日益显现。”
明山秀水间的“政策法规宣传员”
在铜鼓县永宁镇的林子里,有一名身穿制服中年男子,手拿大喇叭,穿梭在山林间,喇叭中不断播放着“小树成材不容易,用火切莫入林地……”
他叫李唐石,五年前成为护林员。“以前我巡山,我总是隐蔽行踪,总是希望发现点什么,抓到偷树的,或者烧火堆的就举报。”李唐石介绍,两年前,通过学习与考核,他成为“法律明白人”骨干,巡山的重点便从找问题变成政策宣传。
“现在,每次巡山我都带着大喇叭,就是要大家听到有人在巡山,希望大家都遵纪守法,增强护林意识。”李唐石说,自此他成为守法懂法的守山人,平凡的岗位肩负的是村民的信任和对大山的责任。
客家红土上的“社情民意传递员”
作为赣西北唯一的“全苏县”和客家县,铜鼓县人民群众的血脉中镌刻着红色基因、充斥着公益热情。
今年65岁的樊爱民是一名退休的小学老师、老党员,他退休不褪色,银发铭初心,主动学习法律法规、积极参加社区培训,成为一名社区“法律明白人”骨干。面对社区管理的乱象,“爱操心”的他还起草了《小区文明公约》,经业主委员会通过之后,挨家挨户做宣传。
居民对社区有意见建议都喜欢找他转达;邻居之间有一些小误会也乐于请他主持公道;居民们的一些日常事务,比如买房卖房、找工作,都习惯性找他咨询。
2020年5月,在社区的支持下,樊爱民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爱民工作室”,成为“网格红管家”,着手解决小区三“多”问题。他把小区党员细化,分为党支部所属党员、机关单位党员、农村流动党员。他带领小区内的30多位党员亮明身份、岗位,在公益劳动以及突发性事件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2021年4月,樊爱民获评“新时代赣鄱先锋”;2021年7月,他被铜鼓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不仅是樊爱民,永宁镇在社区治理中注重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从社区“法律明白人”骨干中择优选取72人建立“网格红管家”队伍,完善“一网五管家”信息系统,通过“敲门行动”,对网格内人、事、网格和组织等的各类信息进行全面采集,提高事件“一码上报”群众知晓率、使用率,切实做到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开启了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新模式。
青砖红瓦里的“矛盾纠纷调解员”
村民王某与余某是邻居,中间就是一道围墙。某日,王某围墙边上做了个新的鸡窝,余某非常生气,表示气味会严重影响他的日常生活,于是找到了“法律明白人”实践站。
“这是典型的邻里矛盾,虽然这件事情看起来很小,如果处理不当,小矛盾变大矛盾,邻居可能会变成冤家。”永宁镇八亩村党支部书记周庆绪是和村主任接到群众反馈后,第一时间到现场。经过调解,王某将鸡棚移到它处。
近年来,铜鼓县深入实施“法律明白人”工程,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学习一例,普法一片,将全县516名村“两委”干部全部培养为“法律明白人”骨干,实现全覆盖。
同时,积极实施“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打造“1+N”密切协作、工作有机衔接的“法律明白人”实践站,结合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实际,实施法律顾问按表坐班、“法律明白人”摸排辅助的工作模式,解决群众的矛盾纠纷和法律问题,进一步夯实了乡村治理基础。
阡陌纵横中的“乡村温情执法员”
在铜鼓县城郊林场院子里,王阿姨在“法律明白人”骨干付睿的耐心指导下,认真地盯着手机屏幕选择答案。因违法焚烧秸秆,王阿姨按要求接受处罚,她在手机小程序上申请了“学法普法免罚”。
并非学法学出身的付睿,在接受“法律明白人”培训后,蜕变基层执法业务能手。为更好贯彻落实“轻微且没有危害后果不罚”“首违不罚”精神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她梳理了22项“轻微违法首违免罚清单”,永宁镇适时推出“学法普法免罚”小程序。当事人通过手机扫码便可观看普法视频、参与普法答题,申请免除全部或部分处罚。针对小部分不会用手机的当事人,还提供更加灵活的纸质版考卷、读题服务。
手机扫码学法、答题就能免罚——这在江西省的乡镇还是首创。付睿说,要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既要求严格执法,让违法者敬畏法律,又要求人性化执法、柔性执法、阳光执法,准确把握社会心态和群众情绪。2023年12月,付睿获江西省人民政府表彰为“全省依法行政先进个人”。(记者 罗津 通讯员 文泽慧)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