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12时许,甘肃白银市景泰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公共安全事件前方应急指挥部宣告搜救行动结束,最终确认遇难参赛者21人,其中不乏一些国内优秀运动员。生命的意外凋零,令人惋惜和震惊。(5月24日 新华社)
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是潜藏在我们身边的危险之源。面对这些不幸的“突袭”,生死往往就在一念之间。学会自救,增强抵御灾害与意外风险能力,非常必要,非常重要。172人参赛,21人遇难。这场超10%参赛人员遇难的“夺命”越野赛,是天灾还是人祸?当与危险相逢,该怎么做?这有赖于平日应急知识的教育、普及,和防患于未然意识提高,以及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还有就是自救方法的掌握,以及在风险面前正确自救。
提高自救能力非一朝一日之功,要短期速成和长期积累双管齐下。运动员要把自救当成日常训练的重要内容,不断提升增强。运动员有知识、体格上的差异,不同的人自救能力有强有弱。提高自救能力不仅要有比赛经验、生活经历、强壮体魄等自信因素,还离不开日常学习训练的提高。作为运动员,一定要在自我与相互急救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下足功夫,特别是根据比赛场地的地理、气候等因素,赛前有针对性加强危险环境下的脱险能力训练。而赛事主办方也应该针对可能发生的灾害,通过专门设计,流程优化,制定应付比赛时可能出现风险危险的应知应会,有效引导和帮助参赛选手掌握灾害一般特征和避险自救技能,增强选手在比赛中途遇到危险时的应急自救能力。
再有,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天有不测风云”,实现成功自救,就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灾害事故发生,常常让人防不胜防。但是,这次事件,一些比赛经验丰富,也经历过大风、下雨等极端天气的选手,因为装备追求轻量化,不随身携带冲锋衣等保暖衣物,也造成了自救的不成功。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在比赛前、在大自然面前,人人都要当好小学生,安全准备绝不能麻痹大意,一定要在思想上重视,在行动上重视,做好自身的安全的预案,把比赛中途可能出现问题考虑进去,从能量补充、衣物的准备等上面,做足功课,认真准备。千万不要为经验或自我感觉左右,作出盲目判断,以致在突发风险面前,无法实施自救。
还有,成功自救要有科学精准应急救援预案支撑,要当前赛前头等大事落实抓好,不容有半点形式主义。针对突发天气的应急预案,在能量补充、医疗急救,甚至应急装备、器械、车辆、衣物等物资的储备,地点距离的设置,都要精准到位,科学灵活,特别是在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易发多发的环节,更要增加力量,严防死守。这些都是运动员自救是否成功的一大因素,如果应急预案失之于松,失之于形式主义,工作不到位,就会减弱自救成效,影响自救的效果。提高自救成功率,就要做到赛事安全管理工作不容有失,坚持底线思维,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头等大事抓实抓好。
另外,安全重于泰山,决不能为了奖金和名声而不顾生命安全。本次比赛,运动经验不足的参赛者不少,国内顶尖高手也很多。但是,出现那么多死亡,主要原因就是突发天气变化让人措手不及。所以,在比赛中途,遇到不良天气,已感觉到生命即将受到威胁时,无论是高手还是刚入门者,都要以生命安全为第一,迅速作出抉择,及时折返或躲避,不惜终止比赛,而不是为了奖金和名声而不顾生命安全,贸然前行,陷入险境,以致无法自救,危及生命。(黄跃成)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