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右时评:让青年科技人才“轻装上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提出,要减轻青年科技人才非科研负担。这既表明了党中央对加强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更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青年科技人才的关心。各地应充分重视解决青年科技人才面临的实际困难,在优化资源分配、减轻科研负担和强化政策保障上下功夫,为青年科技人才卸下包袱、放开手脚、心无旁骛地专注科研事业保驾护航。

着眼创新资源分配,缓解青年科技人才发展压力。科学研究通常需要充足的资源支持和良好的环境条件,尽管国家设置了各项计划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潜心研究,但依然存在“僧多粥少”现象。部分青年科技人才尤其是职业早期人员因缺乏竞争优势,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精力“跑项目”“搞经费”,严重限制了青年人才个人科研事业发展。如何改善“赢者通吃”的局面,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更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一方面,要加强普惠性和稳定性资助项目支持力度,设立职业早期青年科技人才专项资助基金,稳步扩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范围,及时满足青年科技人才对实验场地、研究材料、仪器设备等科研资源需求;另一方面,加大重大项目资源分配倾斜力度,开展青年科技人才与资深科研工作者的结对帮扶,探索建立青年科技人才自主合理使用经费承诺制,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在重大科研任务中培养造就青年领军人才。

聚焦科研管理减负,改善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环境。科研工作是一个不断试错积累的过程,具有时间成本比较高、潜绩周期比较长的特点,卡得过紧、管得过多,很大程度上会遏制青年人才科技创新活力。目前,部分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对青年科技人才实行较为严格的管理制度,这导致他们面临繁琐的审批流程和考核评价,一些青年科技人才被引导到“短平快”研究课题上,难以产出代表性的创新成果。科研管理应充分遵循科研活动规律和青年人才成长规律,根据领域的特点进行分层分类细化管理评价,从机制建设上减少束缚科研人员的“繁文缛节”,保障青年科技人员科研工作时间。要持续推进减负松绑行动,改善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空间,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实现科研报销和经费管理的无纸化和智能化,提高办事效率,把青年科技人才从非学术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

紧盯政策保障落实,解决青年科技人才后顾之忧。青年时期是人才进行科技创新的黄金时期,也是成家立业的重要时期。在高居住成本、高生活成本的现实压力下,薪资待遇是青年人才的刚性需求。当下大部分科技人才薪酬仍然与头衔、论文数、项目数紧密相关,处于科研起步期的青年科技人才往往没有积累优势,难以获得较高的收入,美好生活需要缺乏足够保障,较大的生存压力阻碍了青年人才潜心研究。要让青年科技人才安身、安心、安业,就要积极回应他们的期盼和诉求,切实创造出能够专心科研事业的客观条件。要从人才实际需求入手,完善青年科技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和激励机制,通过股权激励、知识产权共享或收益分成等模式,确保青年科技人才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对于从事基础研究等研发周期较长的青年人才,适当设置一次性奖励、津贴、补助等保障收入。同时加大住房的统筹规划和重点保障,满足青年科技人才照顾家庭的需求,切实让青年科技人才没有后顾之忧,潜心科研。(夏清怡、邹妍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