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学校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提高学校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置水平,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乐安县金竹畲族乡民族学校党支部于2025年3月26日开展了食品安全应急演练。本次演练组织有序,各部门协同配合,达到了预期目标。
演练基本情况
模拟某班级学生在食堂用餐后出现腹痛、呕吐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学校按照《金竹畲族乡民族学校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启动应急响应,完成事件上报、现场处置、原因调查、舆情应对等环节。
通过模拟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报告、处置和善后全过程,检验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强化各部门应急响应能力,提升师生食品安全意识。
演练实施过程
(一)事件发现与报告
模拟场景:在午餐时间,三年级1班的两位学生突然出现了呕吐和腹痛的症状,情况紧急。陪餐教师立刻采取了行动,迅速地向校医务室报告了这一紧急情况,并且同时通知了学校的应急领导小组,校医及时地对这两位学生进行必要的医疗救助和处理。
响应流程:校医务室初步判断为疑似食物中毒,学校领导小组会立即启动《金竹畲族乡民族学校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第一时间拨打120,向教育局、市场监管局以及疾控中心报告,让相关部门能够迅速响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现场处置
医疗救护:校医对症状学生进行初步救治,安排专人护送学生至定点医院。
封存留样:食堂方面迅速采取行动,立即对所有可疑的食品和原料进行了封存处理,并且保留了相关样品,以便于配合监管部门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取证工作。
人员管控:后勤组对食堂操作间进行封锁,暂停供餐,同时组织其他学生进行健康观察,以防止可能的扩散。
(三)调查与沟通
原因追溯:模拟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对食堂的卫生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以确保其符合相关的健康和安全标准。他们仔细检查了食堂的食材采购记录,以确保所有食材来源可靠、质量合格,并且符合食品安全法规。此外,监管人员还对食材的加工流程进行了细致的审查,以确保整个加工过程符合规定的卫生操作程序,防止食品污染和交叉污染的发生。通过这些溯源调查,确保食堂提供的食品既安全又卫生,从而保障师生的健康权益。
舆情应对:学校办公室迅速作出反应,通过发布详尽的情况通报,向所有家长清晰地说明了事件的最新进展和相关细节,缓解家长们的担忧和恐慌情绪,确保信息的透明度和及时性,避免恐慌。随后,学校组织了全校师生在国旗下进行了一次特别的集会,校长重点强调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不仅向师生传达了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也进一步加强了校园内部的凝聚力和责任感。
总结与整改:模拟市场监管局在进行例行检查后,针对发现的问题反馈了详细的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指出,食堂在食材储存方面存在不当操作,这导致了细菌污染的问题。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和顾客健康,市场监管局要求食堂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立即召开总结会议,分析问题根源,按照市场监管局要求进行整改。
本次演练有效检验了学校食品安全应急机制,增强了各部门风险防范意识和实战能力。下一步,乐安县金竹畲族乡民族学校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切实保障师生“舌尖上的安全”。(乐安县金竹畲族乡民族学校 刘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