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丨以“有声文字”重燃奋进的“青春之火”

全国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指出“文字失语”现象,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共鸣和热烈讨论。

“文字失语症”即过分依赖网络热词以致失去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当前,大众正遭受电子网络产品对精神思想的侵害。对于青年干部而言,要练就扎实的文字基本功,就必然要克服“文字失语”,跳出“没有独立思维”“没有倾诉欲望”“没有表达方法”的桎梏。

青年群体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具有更多“奇思妙想”的思想力量。当前的网络环境中,冗杂繁多的碎片化信息极大降低了青年人的专注力和思维深度。个人的声音在舆论势力的“合唱中”逐渐淹没沉沦,顺势融入这种简单直接、更具情绪感染力的情绪化表达,独立思想的“星火”无法蔓延为“燎原”之势而半路夭折。青年干部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独当一面,但独立思考不可“人云亦云”,亦非有意“反其道而行”。只有将个人独立思想融入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集体利益,方可脱颖而出。正如著名作家熊培云有言:以独立之志,做合群之事,以思想与良心去担当。

当前,比起没有独立思想,更多的青年干部陷入“不想表达”的自我放纵或自我妥协中。对于这种现象,一方面可以解释为青年干部的“藏拙”心理,工作决策中过于自我压制,甘于“隐形”,以此获取安全感;另一方面则源于每日过量的信息接收给大脑带来一种倦怠感,消解了自我表达的欲望,甘愿被“填鸭”而不输出。无论何种原因,青年干部都要在思想层面多“拧拧螺丝”,敢于讲真话,敢于做实事,彰显青年干部敢为人先的昂扬锐气。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汉语因其丰厚的文化底蕴而拥有独特的魅力,文字有其独有的生命力,输出着作者的情绪、偏好、观点……青年干部要用好文字做出有效表达,就要学会追求汉语言文学的“真善美”。“真”即观点表达的真实性,“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反映当下的社会一隅的真实人民诉求,让文字表达站得住脚;“善”即观点表达的正确性,摒弃哗众取宠,博热度、博流量,遵守正面积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社会导向积极健康发展;“美”即观点表达的形式优美性,对仗工整、引经据典、文字简练等是提升青年干部文字写作美感的法宝,但归根结底,离不开积累和训练,正如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青年干部作为时代的“弄潮儿”,更需正视“文字失语”的状态,敢于在互联网中对更多的不公平、不正义发出理性声音,以文字“有声”重燃青春之火,激荡奋进之音。(高庆燕)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