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时评丨“走心”是解决电影撤档问题的良药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2月17日17时,2024春节档总票房破80亿,全面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纪录。然而,几家欢乐几家愁,今年春节档冷热不均,出现了罕见的“撤档潮”,八部春节档影片中,有四部电影撤档,被网友戏称为“撤档元年”。

在2024年春节档的热闹背后,多部影片临时撤档的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一不和谐的音符给市场带来了不小的震动,也引发了业界和观众的深度思考。面对这一挑战,“走心”成为解决电影撤档问题的关键,也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必由之路。

首先,我们必须正视撤档带来的损失。对于制片方来说,这不仅仅是前期宣传投入的损失,更是错失春节黄金档期的机会成本。对于观众来说,撤档减少了他们的观影选择,影响了他们的观影体验。更令人担忧的是,频繁的撤档可能使观众对电影市场失去信任,长期下去,将对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探究撤档的原因,主要包括市场考量、质量问题和竞争压力。市场考量主要是因为预估票房不佳而选择规避风险;质量问题可能与审查环节有关;而竞争压力则来自同档期内的强有力竞争对手。这些原因虽然各有不同,但都指向了一个核心问题:电影创作的初心与观众需求之间出现了脱节。

在这样的背景下,“走心”显得尤为重要。“走心”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方法。从选题的源头开始,创作者就要深入了解观众需求,找到与时代、与人民的共鸣点。在创作过程中,要倾注心血,力求完美。制片方要有眼光和胆识,不盲目追求短期利益,敢于承担风险;观众要保持对电影的热爱和支持,不因一次撤档就放弃对优秀作品的期待。

为了实现“走心”,各方需共同努力。有关部门应调整审查制度,既要把好质量关,又要提高审查效率;同时还要加大对电影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创新与实践。制片方应加强市场调研,提高项目策划的前瞻性和精准性;同时还要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提升影片的整体质量。导演和演员应回归艺术初心,用精湛的技艺和真挚的情感打动观众;同时还要加强与观众的互动与沟通,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与联系。观众应保持对电影的热情和耐心,给予国产电影成长的空间;同时还要积极参与电影文化的传播与建设,提升整个社会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

长远来看,“走心”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前的撤档问题,更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舞台的必由之路。当我们用“走心”的态度去对待每一部作品时,中国电影才能真正实现从数量到质量的跨越式发展。“走心”将成为每一部作品共同的标签和观众对优秀作品的最高赞誉。让我们共同努力,用“走心”的态度去创作、去观影、去支持中国电影的发展,共同开启中国电影的新篇章。(郑博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