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铁路公安处办案人员在江汉区某小区内捣毁一个制售假火车票窝点。警方将嫌疑人邬某依法控制,缴获伪造的成品火车票157张、半成品火车票1500余张。经民警初步核查,邬某每月售卖假票超过2000张,三年来累计非法获利近百万元。
一年一度的春运火车票抢票大战开始上演,“抢票”总会成为热议话题。而今随着电子客票、实名制等购票制度改革的推进,“黄牛”倒票从技术上遇到了难度,搞不到真票,就千方百计制作、售卖假票坑害乘客,其生命力之顽强令人唏嘘。
年年打击假票,为何仍会猖獗泛滥?假票的存在固然有供不应求的因素,但如果整治力度减弱,乱象就“死灰复燃”。互联网时代黄牛党的隐蔽性也大大增强,制售假票的现象屡见不鲜,春节期间购票不易,部分旅客产生了投机取巧的想法,通过非正规途径,购买“假车票”,抱着无论真假,无疑破坏了的正常运营秩序。假票的“畅通无阻”,不排除有人贪图便宜、故意买假,但更多的人是吃了“病急乱投医”的亏。
《刑法》第二百二十七条规定,伪造或者倒卖伪造的车票、船票、邮票或者其他有价票证的,构成刑事犯罪,最高可达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用假票者或许能图一时方便,但同时也为自己种下了“苦果”。“2000张假票”消费的不仅是公平,更触碰了法律底线。因此,相关部门应完善刚性的法律制度,形成立体化的打击手段,不能拘泥于一般的处罚方式,必须加大处罚力度,使其不敢、不愿再犯。
治顽疾须用猛药,要用严厉的处罚对黄牛当形成震慑,使其“不敢越雷池一步”。当然,打击手段只是方法,能否长期有效执行才是根本,根治黄牛是一项长期行动,通过下好“先手棋”,布好“先手局”,才能将制假售假的黄牛“逼到墙角”。
道高一丈,魔高一尺。平息“假票风云”既要打出治理“组合拳”,又要找准病灶下对药,织密制假售假的法律高压线,切实让制假售假者付出代价,肃清乘车之风,不给“黄牛”喘息和东山再起的可乘之机。(李喆 杨景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