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男童反复吐“鲜血”,居然是这样的恶作剧!

江西吉安11男孩淘淘,近段时间总是口吐大量鲜血。这可吓坏了淘淘父母,在当地医院就诊,淘淘很快好转。可是一出院,孩子仍然有吐血的情况。辗转了多个医院,孩子吐血的情况仍然时常发生。治病花了不少钱,也没发现究竟是什么原因。这让淘淘的父母焦急万分。为了查出病因,父母带着淘淘来到江西省儿童医院, 经过呼吸科的医生和护士详细询问病史,日常护理中责任护士观察了吐出血液标本,发现这吐出的“鲜血”有问题。

微信图片_20220606172133

原来是淘淘在吃了一种恶作剧的“口香糖“,但是反复询问淘淘,他也不肯说出为什么要吃。

正确引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孩子不可避免地接触一些恶作剧的行为,家长需要引导,让他认识到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什么样的行为是错误的,即使看上去很好玩,也不该用在人身上,让孩子能分辨出错误的行为,同时知道错误的行为不能去模仿,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和认知习惯,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

实施监督,及时制止

家长要加强外在监督,一旦发现孩子有类似的行为,就坚决制止,并且把握时机进行教育。不断给予指导和纠正,父母应明明白白告诉孩子,恶作剧看上去无伤大雅,但结果难以预料,往往会给自己或身边的人造成伤害。家长还可以告诉孩子,爱恶作剧的孩子,别人都不喜欢和他做朋友,他会处于孤立境地。

正面管教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的行为已经发生了,首先想到的是批评、警告、指责。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下次再犯决轻轻饶。”上来就觉得孩子太坏了,对孩子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脾气暴躁的家长还会把孩子打一顿。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孩子并没有什么约束力。他们也是有自尊心的,打骂式教育,常常唤起孩子内心的逆反,孩子虽然嘴上服气,内心却有抵触情绪,他们会用更加隐蔽的方式进行恶作剧。家长应该让孩子承担恶作剧的后果,主动承认错误,并且真诚道歉。

江西省儿童医院呼吸科温馨提示: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不要一味的关心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的青少年有很强的好奇心,凡事都追求刺激,但是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这些恶作剧玩具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孩子们的心智,长期这样,会影响孩子们的心理健康,这需要家长与全社会的关注。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