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宜春市召开科技赋能绿色低碳公路养护新闻发布会。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就有关情况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宜春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在推进公路绿色低碳养护的实践中,积极研发和推广应用“四新”技术,推进废旧材料的高值化利用和公路养护绿色低碳化,走出一条符合宜春公路实际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织密“一张网”,推动“公路绿色低碳产业化”
市公路中心紧跟行业技术前沿,聚焦“四新”技术的推广运用,以创新助力发展、科技提质增效,以产业化网络建设为抓手,积极推动公路绿色低碳发展。
一方面,不断提高路面废旧材料循环利用水平。将原位就地冷(热)再生、旧沥青路面厂拌冷(热)再生、旧沥青温再生、水泥混凝土路面共振碎石化等10余项“四新”技术运用于普通国省道养护、改建及新建工程,实现原路面结构和路面材料的利用最大化。近年来,该市普通国省道废旧沥青路面、废旧水稳基层等材料回收率达100%,循环利用率达85%以上。此外,市公路中心还与宜春10个县(市、区)签署战略协议,在“四好”农村公路建设中,大力推广高延弹超薄罩面“白加黑”技术和共振碎石化“白改黑”技术,促进废旧路面材料高值化再生利用,减少碳排放,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另一方面,打造绿色循环利用产业基地。市公路中心联合省交通科研院开展了交通强省试点项目“公路固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化研究及示范基地建设试点”工作。目前,已在袁州、丰城等县(市、区)规划建成8个废旧路面材料综合再生基地,辐射宜春10个县(市、区),充分满足对公路废旧材料回收和循环利用的需求,有力推动实现废旧沥青路面、废旧水稳基层、废旧水泥路面等全类别废旧材料100%回收目标,形成了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废旧路面材料再生基地产业化网络。
瞄准“一靶心”,坚持“发展理念绿色化”
近年来,市公路中心坚持创新驱动绿色转型,紧紧牵住公路科技研发与应用这一“牛鼻子”,向“新”而行、靶向发力,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原材料替代、生产工艺升级、资源高价值利用,提升路面的耐久性和减排效能。联合高校和科研单位开展了7项省级科技项目课题研究,自主研发的“废轮胎热解炭黑改性沥青路面”“高抗车辙柔性沥青路面”和“固废胶结大粒径碎石基层结构”,可有效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提高道路使用能效。
2023年,中心科技项目成果《公路特殊路段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研究与工程应用》获得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公路标线关键技术研究》获得北京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废轮胎热解炭黑改性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科技成果获得江西省公路学会科学进步奖二等奖;取得的科技成果列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成果推广目录2项,申报国家专利6项,形成江西省地方标准2项、团体标准3项,发表技术论文10余篇。
聚焦“一条线”,推动“科技赋能养护现代化”
今年下半年,试点实施G220东深线天井至万载段全结构再生现代养护工程项目,用科技赋能绿色低碳养护,积极探索现代公路养护工程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着力打造公路现代养护工程样板。
该项目设计遵循“节约优先、绿色低碳”新理念,以“零废”“零碳”及“耐久延寿”为新要求,采用无废化全结构再生绿色路面技术,将原路面产生的废旧水泥混凝土板、水稳基层铣刨料、沥青混凝土面层铣刨料筛分后,用于新路面结构层中,对基层保持较好的沥青路面采用就地热再生进行废旧混合料的原位循环应用,实现废旧路面材料100%高值化利用,进而实现“用绿色低碳技术建设‘韧基优面’的耐久延寿路面,通过建设耐久延寿路面实现更大绿色低碳”的绿色公路养护高质量发展新目标。
根植“一支撑”,驱动“工业固废融合化”
为化解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对环境的影响,市公路中心着眼行业职能实际,以工业固废材料道路资源化高效利用为题,主动担当作为,致力于破解锂渣消纳难题,依托宜路高科技术创新中心科研平台,联合同济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了锂渣在道路工程领域的应用技术研究,开创了我国锂渣在道路工程中应用的先河,实现工业固废锂渣高值化利用,为政府解忧、为企业减负。
2024年5月,由市公路中心牵头起草的《公路路基工程利用锂渣技术规范(试行)》顺利通过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并将于2024年11月1日正式实施。此外,中心还基于高炉矿渣粉、粉煤灰等工业固废开发了低碳胶凝材料,应用于大粒径碎石基层,与废旧沥青路面冷再生组合,建设高强抗裂长寿命低碳新型路面结构。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