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右时评:沉甸甸的“民生红包”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履行好保基本、兜底线职责,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人民满意为落脚点,把群众“关键小事”当成“关键大事”来办,在这张“民生卷”上写出“幸福的答案”。

俗话说,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回望2023年的民生答卷,一组组数据生动诠释着“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这句话的真谛。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脱贫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8.4%;提高“一老一小”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供给,惠及上千万家庭。随着一项项民生实事的落地落实,“民生清单”已经变成了“幸福账单”,稳稳托举起人民群众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人民群众的吃穿住用行、柴米油盐酱醋茶看似都是民生小事,但却是百姓日常生活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大事,更是领导干部应该真抓实干努力的方向。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把“人民至上”镌刻在“民生红包”中,多谋关乎民生之利的事,多解事关民生之忧的痛点,拿出最有效、最有力的举措,做实做优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才能为“人民至上”这篇大文章写下有温度的注脚。

民之所需,行之所至。共产党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预计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一个个沉甸甸的“民生红包”诠释着“政府干的,都应是人民盼的”执政理念,带来了暖暖的施政温度,着实给力更暖心。广大党员干部要吹响实干为民的“冲锋号角”,时刻将群众冷暖记在心头,将人民群众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办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托举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办好百姓的小事,是党员干部应尽的职责,也是公仆情怀的具体体现。奔跑在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把群众“心上事”当成自己“上心事”,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尽精微”中把“民”字写大,把关乎群众“千头万绪”的小事理清楚,把“千家万户”的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才能让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美好,从而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新余市 谢丹玲 杨超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