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右时评:民俗文化不容流量“亵渎”

近日,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游神活动,而在这次活动现场,某网红装扮成“赵世子”的模样,他不仅在游神队伍前方大摇大摆地行走,甚至在接受人们的香火和跪拜时毫不避讳,这种行为无疑是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不尊重与亵渎,更是对民俗文化无底线的“消费”。

游神作为当地一项历史悠久的民俗活动,它承载了人们的信仰和希望。在这一天,村民们会举行盛大的仪式,祈求神灵的庇佑和护佑。然而,这名网红的出现却打破了这一传统仪式的庄重与神圣,他利用自己的网红身份,将这一活动作为自己博取流量的工具,这无疑是对民俗文化的一种伤害。

虽然该网红事后发布道歉声明,声称自己是受到当地文旅部门的邀请,并经过沟通同意后才参与此次活动的,但这一说法并未得到当地文旅部门的证实。即便真的受到了邀请,这也不能成为他无视当地文化、践踏民俗活动的借口。

这些年,流量已成王道,一些网红为了流量,无底线蹭热度,更有甚者不顾公序良俗、法律底线。这次事件中,该网红为了获取更多的关注和粉丝,以不了解当地文化为借口,将民俗活动当作自己成名的“舞台”。而这种成名行为,是踩在传统民俗文化之上,是利用了人们对民俗文化敬仰的诚心。不仅伤害了民俗文化的尊严和价值,也阻碍了其传承与发展。

网络平台的兴起为民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渠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短视频成为新兴的传播方式,不少网友都是通过网络了解到更多的传统民俗文化,这让传统民俗文化被大众所关注,更能打破民俗文化受众的区域局限性,这无疑是有利于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但在流量的背后也引发了不少问题:传统民俗文化逐渐沦为某些人流量变现的工具、成为了某些人博取眼球、哗众取宠的“舞台”。也带来新的思考:对于喜爱传统民俗文化的人们来说,该如何平衡流量和传播民俗文化的关系呢?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尊重传统民俗文化,让其在流量的洪流中保持其原有的庄重和神圣。对传统民俗文化常怀敬畏之心,尊重他人的信仰,才能让传统民俗文化在流量时代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让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丰城市 邹志红、涂伊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