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右时评:涵养坚实如磐的道德定力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定力建立在道德信念基础之上,是一种道德上坚定不移的行为能力,是确保慎独慎微、廉洁自律的核心要素。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强调,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这是党中央对新时代党员干部素质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凸显了涵养道德定力的极端重要性。

道德定力需要正心修身,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修炼。身处社会变革期,面对五光十色的诱惑,是襟怀坦白、洁身自好,“不愧屋漏、不欺暗室”,还是随波逐流、急功近利、声色犬马、暗室可欺?关键看党员干部的修为和定力。从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到雷锋的“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从焦裕禄不准孩子看“白戏”,到张桂梅用生命托起大山的希望……都充分印证了一个哲理:没有坚定信仰的支撑,就没有道德定力的现实存在,更没有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现实表现。

道德定力来自自律。没有硬性的强制,是出于内心灵魂的自觉、良心的自觉、行为的自觉。党员干部只有理想信念坚定,树牢正确的公私观、是非观、义利观,不为名所缚、不为物所累,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拧紧了,把思想觉悟、精神境界提高了,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经得起考验、守得住底线。这是党员干部的道德定力之基。如果掺进一丝杂质、包含一点水分,这种定力之基便会松动,便会降低道德的纯度和成色,面对关键时刻、面对扑面而来的诱惑,就会丧失定力、丢弃信仰、动摇本心、迷失自我,从而在“温水煮青蛙”式的“糖衣炮弹”面前败下阵来。

道德定力来自自警。梳理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不少通报中都指出“道德败坏”的问题。事实表明,党员干部如果道德定力不够,在道德上出了问题,必然导致纲纪松弛、法令不行,也必然从违纪到违法,滑向腐败犯罪的深渊。要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加大清廉自守的修为与培养,真正懂得党的纪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正心修身的依据、内容和目标,真正弄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从内心生发出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自觉性,认清诱惑的前面是陷阱,明白贪婪的背后是毁灭,让清廉自守成为一种习惯,化为一种境界,在“修身、律己、慎独”中守望心中信仰的绿洲。

道德定力来自自省。正心修身,涵养坚实如磐的道德定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日积月累的渐进过程。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把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持之为明镜、内化为修养、升华为信条,以久久为功之力,绘好信念坚定“坐标系”,筑牢对党忠诚“制高点”,强化执行党纪“约束力”,持续放大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超生波”,不走弯路、不干错事、不留败笔、不留遗憾、不留骂名。(安远县 谢妮)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