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不能成为商家与消费者的博弈对垒

“双11”大张旗鼓地走来了。跨店满减、店铺优惠、预付定金优惠、膨胀金、加购指定商品优惠、收藏店铺优惠、会员优惠……商家的促销规则花样不断翻新,不少消费者拿笔算了半天,怎样付尾款省钱,怎样最大限度地把红包、优惠券用上,终于总结出一个优惠三块五毛的最优领券策略。不禁让人感叹“没点奥数功底都不配过‘双11’”“数学终于用上了”。

“走过最多的路就是‘双11’商家的套路”。名目繁多的价格优惠,层出不穷的促销方案,为了所谓的便宜,消费者们积极参与这个“烧脑游戏”,与商家斗智斗勇,但是斗来斗去,还是未能走出商家的套路,到最后也得不到多少真金实银的优惠。“买的没有卖的精”,相信参与过“双11”活动的人对这句话都有切身体会。所以“双11”期间一定要擦亮眼、算好账,才能花最少的钱买最好的货。

“薅羊毛”需小心,切莫反被薅。电子商务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很多商家抓住了电商行业的商机,都想分一杯羹,电商行业也变得没那么好“混”了。为了生存,在产品、价格、促销等策略上费尽心机,直播带货更是以价格低购买便利的优势占据了销售行业的一席之地,利用消费者“薅羊毛”“贪小便宜”心理,买一个送一堆,一进直播间,不买点啥都亏得慌,不管需要不需要,进去就开始乱买。看似是便宜,实则是贵了,买一堆东西回家堆着,不仅浪费了钱,还造成了资源浪费,反而成了那只“羊”。

商家追求利益最大化无可厚非,但一味耍小聪明,迟早翻车。虽然说电商经济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合理的营销策略也在自由经营范围内。但是千万不要“踩线”促销,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大搞面子工程”,先上调商品价格,到促销当天再降价,这些名义上的“大折扣”“大优惠”,让人“防不胜防”,这类行为明显涉嫌价格欺诈。除此,各种假冒伪劣产品、虚假广告等问题在“双11”期间凸显,再这么“套路”消费者,“翻车”绝对是迟早的。

电子商务要想在赛道上越走越远,遵守比赛规则是一定不能少的。“双11”作为电子商务的标杆,要想继续保持逐年递增营业额,规范行业发展绝对是前提。不打价格牌,打好质量牌,自觉维护整个行业的良好生态,珍视消费者的认可和信任;消费者也要自觉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要因为钱不多、嫌麻烦就不退不换不投诉。只有规范经营、合理促销、理智购买,才能为电商平台注入发展新动能。(林鑫悦)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