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女性 | 痛经的中医调理

月经是女性特有的生理现象,然而,伴随生理期而来的经痛,却也是困扰着许多女性,所以如何摆脱痛经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聊。 

痛经是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据相关报道其发生率为16.8%~81%。它是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痛经的证型分类与症状

中医里讲“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这是什么意思呢?简而言之,“不通则痛”强调的是疼痛与气血瘀阻有关,而“不荣则痛”则强调的是疼痛与营养不足有关。因此,痛经可以分为五种证型,气滞血瘀证、寒瘀阻络证、湿热蕴结证、气血虚弱证、肾气亏损等证型。

如何调理?

1.日常生活管理

1.1心理方面  

患者需要调畅情志,保持精神舒畅,消除恐惧心理。同时家属应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关心并理解患者的躯体不适合恐惧感,和患者一起学习痛经的生理知识,并贴心照顾。

1.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注意经期卫生,避免冷水洗脸洗手,不要穿露脐装,防寒保暖,避免劳累,少熬夜,保证足够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

1.3饮食方面  

多吃温热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寒凉之品,保证营养均衡,增强身体抵抗力。

1.4加强体育锻炼  

经期避免剧烈运动,但平时可以加强体育锻炼,这可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并促进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

2.药物治疗

2.1中药治疗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所以对于不同证型用的中药不一样。如气滞血瘀型痛经,可以用膈下逐於汤;寒瘀阻络型痛经,可以用温经汤;湿热蕴结型痛经,可以用清热调血汤;气血虚弱型痛经,可以用归脾汤;肾气亏损型痛经,可以用益肾调经汤。具体用药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中医治疗  

对于不同证型的患者所用的中医治法不一样,需辨证论治。

常用的中医治疗有:

①针灸

②热敏灸

微信图片_20240425123600

③中药泥灸

④穴位按摩(三阴交、足三里、合谷等穴)

⑤耳穴压豆

这些中医治疗不是等你痛经来了才治疗,而是在非月经期就要开始行动了。它们不但可以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祛寒除湿、增强机体免疫力,而且安全有效。(江西省中医院 邓彦彦 罗莹华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